我國人多地少,人均農業資源低于**平均水平,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盡管我國農業連續9年大豐收,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不可忘記,我國13億人口,9億多人口在農村,穩住農村這個大頭,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動權。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的穩定,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農業面臨著轉變方式、增強可持續發展問題。例如,在農村施用人畜糞便等有機肥料的情況越來越少。為什么呢?筆者了解到,現在化肥供應充足,不像過去緊缺難買,施用方便又**,糞便等排泄物里可能含有病菌,老傳統難以承襲。可長期施用化肥,不僅造成土壤板結,而且使農田有機質含量逐年減少。此外,農村用垃圾堆肥的傳統農作方式也面臨新問題,現代生活中垃圾成分復雜,須經垃圾分類處理后才能用于農業。
有機肥施用量不足問題的出路何在?筆者認為應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提高農民自主施用有機肥的意識,二是公共服務要到位。中國農民絕大多數還是單家獨戶,施用有機肥的自主意識從哪里來?還是要靠政府部門的宣傳、示范和引導,只有農民科學種田意識被廣泛喚醒,積極性被廣泛調動,農業的綠色才有堅實的基礎。
任何時候,都**充分認識發展農業的重要性、艱巨性,要始終把農業放在發展國民經濟的首位,保證農業在提高整體素質和效益的基礎上持續、穩定發展,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萬萬不能動搖農業的基礎地位。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作指導,健全農業技術覆蓋面很重要。科學種田應該有機制作保證,應有人士及時地幫助農民進行綠色。在可以看到的未來,廚余垃圾、生活垃圾和人畜糞便經過初步發酵后,將是農業用肥的重要來源之一,發酵要有設施和技術,離不開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將廢棄物中可利用物質分揀回收,這種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也離不開政府推動。
據統計,在我國糧食中,化肥養分投入占90%,有機肥養分投入只占10%。有專家指出,歐美**有機肥養分投入達50%,我國每年有機肥資源約有7700萬噸,實際還田利用的不足2000萬噸。我國農業的綠色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推薦閱讀】:
版權所有 石家莊市藁城區嘉樂生物有機肥有限公司 冀ICP備202408517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