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快,使用方便,勞力花費少,很多茶園存在著長期施用化肥的情況。但隨之而來的是土壤酸化板結、水肥能力逐漸惡化,抗病蟲能力衰退,茶葉品質逐年下降。農業實踐證明,有機肥料對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和提高農產品產量、質量都有重要的作用[1]。有機肥已在果樹及蔬菜上推廣使用,表現出良好的及經濟效益。為探索該產品在茶樹上的適應情況,開展了肥效試驗,通過對茶葉農藝性狀(如百梢重、單位密度新梢數、單位密度新梢重)及產量的觀測結果進行分析,旨在為茶葉上施用新型有機肥料提供理論依據。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土壤
試驗地設汕頭濠江區茶場、福建平和茶場,土壤為赤紅壤。
1.2 供試品種
鐵觀音(成年茶園)、白芽奇蘭(成年茶園)。
1.3 試驗設計
試驗于2014年2月21日-27日進行。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茶葉農藝性狀的影響
2.1.1 鐵觀音茶園
從田間觀察記載看,茶樹施用“新源素”生物有機肥雖然可采摘時間遲于化肥,但芽頭較多,葉片較嫩綠肥厚;單位密度新梢數、單位密度新梢重在等氮的情況下,T1較CK有顯著增加,單位密度新梢數平均值較CK增加了61.5%,單位密度新梢重平均值較CK增加了58.4%;T1百稍重與CK并沒有明顯增加反而略有降低。減氮20%的T2其單位密度新梢數、單位密度新梢重平均值較CK同樣有顯著增加,百稍重則出現明顯降低,平均值降低15.1%。
2.1.2 白芽奇蘭茶園
從田間觀察記載看,茶樹施用“新源素”生物有機肥雖然可采摘時間遲于化肥,但芽頭較多,葉片較嫩綠肥厚;單位密度新梢數、單位密度新梢重在等氮的情況下,T1較CK有顯著增加,單位密度新梢數平均值較CK增加了72.7%,單位密度新梢重平均值較CK增加了64.9%;T1百稍重與CK并沒有明顯增加反而略有降低。減氮20%的T2其單位密度新梢數、單位密度新梢重平均值較CK同樣有顯著增加,百稍重則出現明顯降低,平均值降低10.7%。
2.2 不同處理對茶葉產量的影響
2.2.1 鐵觀音茶園
從數據看:處理CK、T1、T2的畝產量分別為303.7kg、347.8kg和328.3kg。以處理T1“有效施肥”的產量**,其中處理T1、T2每畝平均產量分別比處理CK增加44.1kg和24.6kg,增幅為14.5%和8.1% 。
2.2.2 白芽奇蘭茶園
從數據看:處理CK、T1、T2的畝產量分別為335.0kg、377.2kg和352.2kg。以處理T1“有效施肥”的產量**,其中處理T1、T2每畝平均產量分別比處理CK增加42.2kg和17.2kg,增幅為12.6%和5.1% 。
3 小結與討論
3.1 從農藝性狀的效果來看,在增加單位密度新梢數、單位密度新梢重上,鐵觀音和白芽奇蘭均以處理T1“有效施肥”的效果**,處理T1有顯著的效果,T2的效果次之,CK*末;在百梢重數據上,該品種有機肥沒有增重的效果,尤其以處理T2減重明顯。可見,該品種有機肥在等氮量的前提下,在增加單位密度新梢數、單位密度新梢重的優勢明顯。
3.2 從產量的效果來看,鐵觀音和白芽奇蘭均以處理T1“有效施肥”的效果**。可見,該品種有機肥在等氮量的前提下,不同品種茶樹間均能提高產量。
3.3 與化肥相比,有機肥料除了含有N、P、K三大營養元素外,還含有Ca、Mg、S及多種微量元素,營養**[2]。施用“新源素”生物有機肥,方法簡便,有機環保,能減少環境污染,可作為發展有機茶的一種新肥源,建議進一步示范、推廣。
【推薦閱讀】:
版權所有 石家莊市藁城區嘉樂生物有機肥有限公司 冀ICP備2024085177號-2